河南开封:“红色兰考”创造生态治理奇迹 赢得“绿色兰考”美誉

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谭老师 73

“昔日盐碱滩,今日鱼粮山;昔日大沙滩,今日花果园;昔日内涝滩,今日风景线;昔日‘三害’地,今日赛江南……”2023年6月17日,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。当日,记者在兰考看到,曾经为祸数百年之久的“三害”,早已寻不到踪影。如今的兰考,满眼葱绿,千顷澄碧,林木覆盖率超过32%,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森林城市、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。

1962年冬,兰考内涝、风沙、盐碱“三害”最严重的时刻,焦裕禄来到兰考。

焦裕禄在兰考475天里,用铁脚板走遍全县,找到了治沙办法。

“沙区没有林,有地不养人;造林防沙,百年大计;育草封沙,当年见效;翻淤压沙,立竿见影。”

用淤泥黏土封住沙是“贴膏药”,再种上树是“扎针”。

81岁的“焦桐”守护者魏善民仍记得焦裕禄当年说的话,“栽上树,岂不成了一片好绿林”“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”。

树一棵一棵种,“三害”一代一代治理,兰考30余万亩风沙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。

曾任兰考县林业局局长的李仙海老人说,兰考人探索出了农田林网、农桐、农枣、农条间作,防风固沙林,窄林带小网格造林,灌淤压沙等多种治理模式。

过去兰考沙多成灾,现在沙子难觅。张庄村原会计卞九灵说:“影片《焦裕禄》拍摄时,在兰考找不到沙丘。外景地只好选在了千里之外的陕北榆林。”

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告诉记者:“现在村民盖房子,要去几百公里外买沙子。”

兰考县曾经申报国际援助防风治沙项目。专家在兰考连风沙影子都看不到,项目泡了汤。

张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红建介绍,过去的水涝坑如今已经改造成620亩的水产养殖场。

风沙不见影,花果树成林。游客多了,仅在张庄村,民宿就有21家。

风沙治好了,粮食大丰收。育种科学家沈天民说:“1962年,兰考盐碱地粮食亩产仅12公斤,如今小麦亩产已超过730公斤。”目前,兰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3万亩。

当下的兰考泡桐景观大道遍布全城,以泡桐为主的国储林实现了森林围城,桐木现代家居制造及加工产业成为主导产业,年产值突破320亿元。

如今,中国民族乐器行业95%以上的音板取自兰考泡桐。

“乐器制作专业村”徐场村制琴师徐冰说:“一块泡桐板在过去卖不了几块钱,如今制成乐器却能卖几千元。”

“红色兰考”,已成为闻名全国的“绿色兰考”“生态兰考”。河南省焦裕禄研究会会长鲁献启说:“焦裕禄是生态治理的先行者、实践者。他当年治理‘三害’总结出的‘贴膏药’‘扎针’治沙法,成为指导兰考人民治沙成绿、点绿成金的良方,创造了兰考森林城市生态治理奇迹。”(来源:开封日报)


}
  • 联系电话:0371-22221666
  • 邮箱:lksnzyxyzb@163.com
  • 学校地址: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济阳大道南段